中国道路中国梦·奋战在基层一线(23)根扎得深,事才能做得好
来源:人民日报 司徒达远 发布日期:2019-09-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去年7月,我来到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大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万事开头难,当我一头扎进戴着“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两顶“帽子”的大垌村时,被现实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大垌村村委会原来的办公地点位于一栋破旧的两层民房,一楼被用来出租,村两委干部全部挤在狭窄的二楼,影响村容村貌不说,还影响为群众办事的效率。为此,我们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开建新的村委会大楼,里面设有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要不了多久,这座大楼将投入使用,村民办事将更加方便,开展群众活动也将有个好场所。打铁要趁热,村里乘势清理河道、拓宽马路、整修路灯,加快推动已规划的村综合楼建设,大垌村村容村貌换新颜,一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画卷正铺展开来。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把产业发展作为突破口,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集体增产增收,才能激发大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一年多来,我们协调帮扶企业提供种子和化肥,组织全村20多户贫困户种植了100多亩莴笋,并与一家农业销售公司签订协议以保底价收购;我们协助合作社销售蜂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将大垌村村民种植的农产品销往珠三角市场。各种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为村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身为检察干警,化解矛盾纠纷是我的专长,在基层治理中如何发挥所学所长是门大学问。在沙底自然村,对村中事务的意见常常产生分歧,不仅让村两委的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很多对老百姓有益的政策也无法落地。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和村干部经常走访,找来在外经商、颇有名望的乡贤从中调和,从所有村民切身利益和村子发展的大局出发进行沟通。最终,大家握手言和,还主动集资把村里的主干道修建一新,并新建了污水处理池。通过一年多努力,曾经落后的山村迸发出勃勃生机。回过头来看,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重新焕发,特色种植业、农产品深加工火热开展,大楼拔地而起,积怨得以化解,村子的发展更好了,村民的干劲更足了。

  当好一名驻村干部,与村民打交道,归根结底就是要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驻村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做好农村工作,必须扑下身、沉下心、待得住、干得好,努力成为一个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人民公仆。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根才能扎得深,工作才能做得好。

  (作者为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大垌村驻村第一书记,本报记者姜晓丹整理)

(编辑:张世辉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