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并讲话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9-11-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协同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探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相关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在探索中前进,把这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发展好完善好,更好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11月22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12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协同机制、队伍建设、公众参与等建言咨政。近120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表意见。大家认为,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同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工作发展不平衡、法律依据和制度配套不完善、业务能力不适应、协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一些委员建议,要积极稳妥拓展检察公益诉讼范围,在做深做好现有领域基础上,探索将安全生产、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纳入诉讼范围,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要把握好法定职责和工作原则,明确行政机关、公益组织、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顺位和相关程序,加强检法协同。要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案件线索移送、配合调查取证等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公益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完善司法鉴定制度,解决案件鉴定成本过高、周期过长等问题。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明确生态修复验收标准,提高诉讼后环境修复的科学性规范性。要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公益诉讼检察故事,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形成保护公益“人人负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介绍了有关情况。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汪永清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作主题发言。全国政协委员郝赤勇、潘碧灵、甄贞、史小红、马正其、张道发、李学梅、温香彩、王召明、袁爱平和专家学者肖建国、王旭光在会上发言。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负责人现场作了互动交流。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