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来源:人民网 李 拯 发布日期:2019-12-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这段时间,有几组经济数据颇为亮眼。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工业与消费强劲拉升,表明中国经济活力充沛,可以在基本面“稳”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与“好”。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短期波动并未改变长期趋势,暂时压力不能阻挡深层动力,中国经济在负重中前行、于承压中向好,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看待中国经济,不能被短期指标牵着鼻子走,而应该客观、全面、辩证、积极看待发展形势。

  所谓“客观”,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被主观情绪或先入之见带偏了。分析经济形势应该基于客观事实、统计数据,而不是主观臆测、片面猜想。事实是什么?事实是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是中国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了增长,是中国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以事实为基本,以数据为依据,以逻辑为推理,就不会听风就是雨,就会多一些客观分析、理性判断。

  所谓“全面”,就是运用系统思维来看待问题,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我们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国目前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仍然居于前列。既要看到旧格局,也要看到新变化。今年11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3%,增速快于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9.5个百分点。这说明转型升级正在悄然凝聚势能。具备全局视野,就会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

  所谓“辩证”,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落入机械、静止的认知陷阱。尤为重要的就是辩证看待风险挑战。要认识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经济一直都是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发展起来的,问题克服了就是窗口,风险化解了就是机遇。同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很多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的烦恼”,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保持动态均衡。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转型过程中会有阵痛,但只要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就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所谓“积极”,就是保持长期乐观心态,不能因为一时波动而丧失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了民营经济,推动了国企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唯有那些长期看好中国的人,才有可能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财富机会。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社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它的洪流中,研究工作者的分类之手人为地抽出了经济的事实”。经济体作为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不能人为割裂地简单看待。客观、全面、辩证、积极看待中国经济,我们就能得出正确结论、增强必胜信心。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