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行动|那些在抗疫中闪烁的微光
来源:新华网 赵瑞希 发布日期:2020-03-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众多志愿者尽自己所能,散发微光,帮助他人。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心理咨询师……做着一件件“小事”,留下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一堂堂网课

  “宝贝,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那我先看一下你的作业。你今天学了小数的意义,对吗?”
  下午四点,深圳市南园小学数学老师田美玲打开微信视频,给正在读四年级的李悦(化名)进行一对一的远程辅导。
  李悦的父母都是医生,疫情期间,白天只有她一人在家。小小年纪的她,已学会了自己做饭。
  为了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安心,深圳福田区团委组建了教师志愿服务队,为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涵盖语数英生化地心理等科目的线上辅导。成立当天,教师志愿者就达到264人。
  “这次的义工活动,刚好契合我的职业,能帮上一点点忙,很开心。”田美玲说。
  报名当天,田美玲就对接上两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完成好自己两个班网上教学任务的同时,她从2月24日起每周再给两个孩子每人各上三节课。“我还可以再接一个孩子的辅导课。”
  “疫情不结束,义务辅导就不结束。”田美玲说,“只希望疫散花开时,能跟我辅导的两个孩子见个面。”

  一通通电话

  “在酒店里隔离了这么长时间,觉得很憋得慌,喘不上气……”
  “我已经跟现场医生沟通过了,他可以帮你开抗焦虑的药,也可以找精神科医生过来帮你进行诊疗。如果你觉得房间通风不好,酒店可以给你换间房。无论你选哪个,我都支持你。”
  在心理咨询师谢崇的疏导下,来电的张敏(化名)选择先自行调节心理状态的方式。第二天,身处湖北武汉的她来电说:“我感觉自己好一些了。”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部分人可能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了两份文件,要求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援助热线纳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1月28日,谢崇加入中国心理学会等机构在阿里健康上发起的心理援助活动。1月30日,他又参加了深圳福田发起组建的心理援助队伍。
  谢崇已经接了30多个来电。“有的人来电只是想了解一些实际性的信息,比如疫情期间的买药方式;有的人处于焦虑情绪,甚至出现躯体性反应,需要疏导……不论是哪一种,我都希望在他遇到困难时,能找到帮他的渠道,最起码也能给他一些陪伴。”
  “碰到了,我就去做。大家都是平凡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已。”他说。

  一次次找件

  “我看不清,你能帮我找一下吗?”
  “好的。您住哪栋哪户?收件人叫什么?”
  疫情期间,快递、外卖不能送进家门,只能堆放在小区门口。在深圳福田翰岭院小区里服务的志愿者隋钰,常常受托帮老人家找快递。
  “小区里住了几千人,物业忙不过来。我就住这儿,就留在自己小区服务了。”已经参与志愿服务13年的隋钰说。
  帮忙找快递、送快递、整理废弃的快递包装、劝导居民申报信息、测量体温……是她在小区里的主要服务内容。
  “现在跟人说话得拉开距离,我觉得自己的嗓门都变大了。”她说。
  此前,居家办公的隋钰在处理好工作后,大多数时间都在小区里帮忙,服务时长已超过100小时。如今已经返岗复工的她说:“周末会继续在小区里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