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不负韶华 不负青山
来源:央广网 特邀评论员刘雪松 王海鹏 发布日期:2020-08-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有着2600多人口的传统村落青山村,古朴、安静,千百年没变过。虽衣食无忧,但祖祖辈辈守望的这片青山不会自己变成“金山”,反而一度因为仅靠毛竹、水稻种植等低端产业而陷入发展困境,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子空心化严重。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水源污染,也深深困扰着青山村。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感召下,一群年轻人来到青山村,使这座古朴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2015年,公益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将青山村龙坞水库定为我国第一个小水源地保护项目。张雷便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

  一边是青山,一边是青春。在情怀与责任的驱动下,张雷留了下来,和他来自塞尔维亚的妻子约瓦娜一起,成了青山村的“新村民”。

  事实证明,“金山银山”不是靠单纯的“守”就能守出来的,而是基于转化的意识和通道,基于“绿水青山”的不竭创造。张雷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负使命,通过对一栋栋老式土房的艺术解构与重塑,通过对传统手工艺的再设计,赋予青山村世代农民司空见惯的竹子新的价值,也重塑着传统村落与传统农业的现代价值,重塑着传统农民对于这片绿水青山的时代期许。

  青山的根脉不是羁绊,绿水的乡愁不是旧梦。当根脉架起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当乡愁编织成村落联通世界的情愫,这片绿水青山才能留得住乡愁、载得动未来,才能化传统为神奇,让古老的乡村注入现代的活力与艺术的张力,才能实现传统与未来的转化,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

  不负韶华,不负青山。张雷和小伙伴们留下来,与其说是青山村古朴的生态吸引了这些年轻人,不如说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甘愿驻足。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让绿水青山造福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迷恋这片绿水青山,这是艺术青年张雷的青春使命。三年来,经过环保志愿者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曾经遭受严重污染的龙坞水库水质从三类变为一类,“空心村”变成了国内外青年汇聚交流的“艺术村”、相关政府部门定位和定义的“未来村庄”。

  今天的青山村,不仅仅是未来乡村艺术化的范本,同样是青春韶华与古老传统激荡交融的范本,是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范本。范本里,写着传统,更写着青春。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