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巡护员精神呵护绿水青山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鞠立新 发布日期:2021-08-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爱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建设美丽中国,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巡护员”,如今正成为许多民众的自觉行为。

  在我国,每个自然保护区里都有乐于奉献的专业巡护员队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马堆芳为完成河西走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主动申请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负责祁连山地理单元,为雪豹的调查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巡护员的工作不轻松,因为资金不足、编制有限,很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工作强度大、地处偏远、条件有限。近些年,在我国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以后,各个保护区增加了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的新岗位,为村民们带来新机遇,提高了巡护员的收入。

  在四川,由当地村民、退伍军人、大学生、攀登爱好者等组成的6000余名巡护员,长年驻守在一线,他们为生态保护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笔者了解到,巡护员们来自不同的民族,有汉族、藏族、彝族、羌族等,共同的使命让大家的心紧密相连。长江作为世界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现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在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镇江,巡护员们在烈日下徒步穿行焦北滩,用自己独特的巡护方式工作着。据悉,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7.3平方公里,物种资源丰富、生态价值极高。正是因为这些巡护员们的辛勤工作,很多植被和物种得到充分的保护,乱砍、乱伐和偷猎、打猎等行为得到有效制止和监督。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每个公民都应当成为一名合格的“巡护员”,以巡护员精神践行绿色生活。专业的巡护员肩负着巡逻、监控野生动物、打击偷猎等任务,他们工作在林场、自然保护区,战斗在防火、反盗伐、盗猎的第一线,为保护森林资源、野生动物,工作辛苦,而且充满危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以“巡护”之精神行动起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在点外卖时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意味着节省了森林资源;平时养成节约用水、电,垃圾分类习惯;逛超市时,携带循环购物袋等。

  绿水青山需要我们以巡护员精神来呵护,需要进一步加强全体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引导退捕渔民成为巡护员。2020年11月,《关于推动建立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的意见》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建立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增强了渔政执法监管力量。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长江流域禁捕执法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巡护队伍的工作目标。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开展,昔日“打鱼人”变身“护鱼人”,成为长江协助巡护员。据悉,目前长江协助巡护队伍已成为渔政工作的重要力量。长江流域15省(市)拥有渔政协助巡护队伍288个、协助巡护员约7750人。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