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让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
来源:光明网 龙敏飞 发布日期:2022-01-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小学会物品整理、清洗、简单烹饪、种植和购物等,初中会理财、木工、电工和养殖等,大学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同时下发中小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劳动教育行动方案。明确劳动教育为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不少于16学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制定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劳动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各地都开始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文件,对劳动教育进行更加科学、规范的引导。这些做法,是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小的正面价值与积极意义。

  如今,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便是对此的一种践行。根据这一指南,其不仅对劳动教育的属性进行了明确——必修课;也对劳动教育的时间进行了规定——中小学劳动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不少于16学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更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细分——从中小学不同阶段到大学,都有细致入微的规定。这样的一份指南,值得肯定与点赞。

  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有一些让人担心的地方。如今一些地方开展的劳动教育课堂,就存在“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的教育实践中,不少人认为将学生带到劳动现场就万事大吉,就意味着开展劳动教育了,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对劳动教育而言,它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应该有内容有内涵。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希望学生们在劳动教育中热爱劳动,并能从中获得启发与启迪。

  劳动教育的一般作用,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而且,劳动教育也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关,密不可分。

  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就是“德育”;让孩子们思考劳动的原理与奥秘,改进与提升劳动效率时,劳动教育就成为智育;劳动教育可达到强健体魄、增强体能的作用时,劳动教育就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孩子们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关于劳动的美的成果时,劳动教育就是美育。这意味着,劳动教育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劳动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那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该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而这,才应该是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