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 寇江泽 发布日期:2022-07-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非一地一域之事,更非一时一日之功,必须多措并举、持续用力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前不久,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黄河浩荡,九曲连环,是全世界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沿黄河各省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同时也应看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非一地一域之事,更非一时一日之功,必须多措并举、持续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规划》明确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必须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推动《规划》落到实处。

  应当看到,黄河流域依然面临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流域水质和各省份空气质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土壤污染程度和尾矿库环境风险较高。着眼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工业、农业、城乡生活、矿区等污染协同治理,系统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落实落细《规划》要求,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青山、净土的需求。

  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等,都极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才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坚持系统有机整体,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分类推进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始终坚持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对重要生态系统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才能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黄河流域以全国2%的水资源,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的生态警戒线,流域最大的矛盾就是水资源短缺。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进产业全面绿色发展。《规划》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牢牢把握《规划》要求,坚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产业结构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