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湖北省民宗系统一方面为各族群众送上新春祝福,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另一方面,抓住春节“年味”这一契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各族群众心中。
用好“朋友圈”。湖北省民宗系统的党员干部把“人人都是宣讲员”的理念贯彻到行动之中,用好微信“朋友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经典语句制作成拜年贺卡,分享给身边的各族朋友,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融进更多人心里。荆州市民宗委干部用好自己的生活“朋友圈”,强化“一对一”联系,与联系对象交流谈心、聊家常。宜昌枝江市民宗局聚焦各族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事”,以“乡音”传播好“党音”,既让外来各族群众感受到“第二故乡”的年味与热情,同时也营造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浓厚氛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讲好“大故事”。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深邃、博大精深,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极强,如果照本宣科、空洞说教,难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孝感市民宗委干部精心策划了春节联欢、包饺子体验活动、年味猜谜比赛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用“家常话”讲清“大理论”,及时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全村党员干部要带头行动,广泛宣传,引导村民建设红色美丽村庄,把‘忠堡大捷’红色招牌擦得更亮。”春节期间,恩施州咸丰县忠堡镇党委书记孙晖带领全村35名党员,组成党员先锋小队,下沉到8个村小组,开展小组会、院坝会、庭院会、板凳会等宣讲活动,切实为各族群众送去干货满满的理论“年货”。
备好“好书籍”。用好文化读书角这一活动平台阵地,提前准备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党建读物,采取读书会、研讨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邀请社会知名专家、民宗干部负责人、乡贤能人等领学,组织各族群众学习最新的理论政策。“对于渔洋关革命史料的收集,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党史办退休干部覃先明说,他们走遍各镇村,通过走访老战士、烈士家属、乡亲,整理当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故事,促成《五峰县斗争史》《五峰英烈》《中国共产党五峰历史(第一卷)》等书籍相继问世。“要继续讲好红色故事,守护好这片红色宝藏。”覃先明说。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