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守望相助共发展 争创示范谱新篇丨经验交流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青民 发布日期:2023-04-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青海省西宁市坚持有形、有感、有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高地”,积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档升级,全市呈现出各民族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活动。各县区各单位全方位多角度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精心组织各类主题宣传活动,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打造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宣传推介新平台。

  实施“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构建行动。在全市各种公益性广告牌、LED屏、出租车、公交车等宣传平台,编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及图片。在14条线路的车身上投放宣传广告,在1880台公交车内投放车载视频宣传广告。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堂教育。印发西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手册,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明家庭、群团共建、部门协同、社区服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品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一线落实,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发展。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等相结合,推进各县区、各机关单位深入开展“创建日”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领域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各民族共享创建成果、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全市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将改善民生作为创建示范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完成“无废城市”试点,推进固废处置链条、高原“无废模式”走在西部前列,并成为示范案例向全国推广。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入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提升、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等教育项目,全面落实“双减”“五项管理”。

  促进创建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从解决各族群众养老、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创业、科技文化等方面,最大限度开展便民服务、均等服务。巩固提升兜底保障,实施“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打造具有西宁特色的分层分类大救助服务改革模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湟水规模化林场、环城国家生态公园等重点林业工程,打造一批公园游园、景观节点和街头绿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屏障更加坚实。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