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谋”字当先、“实”字为基、“协”字为要,打好“统筹谋划、共同富裕、资源整合”组合拳,努力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三项计划”工作走在前、开新局。
以“谋”为先,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全面加强党对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领导,夯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
强化组织保障。召开市委统战工作会议、市委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会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要切实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召开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全市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强调要协调推进“三项计划”,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强化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政策保障、高质量发展及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方面保障“三项计划”落地落实。将“三项计划”列入市委统战部工作要点、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责任分解表和民族宗教工作要点,制定落实具体举措。
强化品牌效应。承办国家民委“民族地区青年科技工作者参观考察活动”,打造各族青年科技工作者交往交流交融的“蔬菜促三交”品牌。加强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打造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鸢飞南木林”品牌。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道中华·鸢都行”品牌,潍坊风筝入选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山东专题展,实现以品牌效应推动“三项计划”全面推进。
以“实”为基,助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发展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找准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共同富裕的人才支撑。依托潍坊农村干部教育实践中心和寿光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培训基地,先后培训新疆、西藏等地群众135万余人次,带动20多万各族群众共同致富。组织寿光市乡村振兴带头村与西藏日喀则市藏族村党支部书记“一对一”结对共建,藏族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结对村党支部副书记,全方位提升民族地区村级带头人在现代农业、农村党建、基层治理等领域的能力素质。
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根基。突出潍坊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优势,引导企业到民族地区支援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推动民族地区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立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模式。如今,已在新疆和田、西藏白朗、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等地建设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助力发展冬暖式大棚30多万个。在西藏南木林县投资4000万建设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规划建设3万亩榛子基地,带动现代农牧、养殖、加工、物流等产业发展,提升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激活共同富裕的内在基因。充分发挥统战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与民族地区常态化开展青少年、学校教师、党政干部、科技工作者等交流活动。全面加强潍坊—南木林县对口支援建设工作。每年组织20余所中小学与新疆、西藏地区中小学开展“书信手拉手”“同上一节团(队)课”等活动,常年有70余名优秀教师在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教工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协”为要,坚持整合资源协同发力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优势。当地民营企业资源多、经济发展快,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支持援助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先后有20余家民营企业在西藏、新疆、贵州等地投资建厂,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优势。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新修订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由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负责“三项计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主动对接市援藏工作小组、工商联、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和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助力“三项计划”开展。
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载体。结合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挖掘“三项计划”项目资源,建立市级储备项目库。探索创新“文旅+民族团结进步”融合模式,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体验线路,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游”活动。在街道、社区、企业等设立“红石榴”驿站30余处,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等日常环节做起,引导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山东省潍坊市民宗局供稿)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