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生命线、幸福线。”在近日举行的“广西模范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族宗教委主任李振林说,广西拥抱时代、守正创新,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模范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据介绍,广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建好“四个家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民族领域各项工作——
夯实思想文化基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创新开发系列文化和旅游产品,持续打造“壮族三月三”“刘三姐”等特色文化品牌。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区普通话普及率达85.68%。积极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2022年11月命名了6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夯实物质基础,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920元、同比增长12.6%;全区行政村实现100%通广电光纤;全区111个县(市、区)全部通达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将实现市市通高铁。深入实施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支持边境16个村寨开展兴边富民创新推进试点;围绕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加快边境地区发展。2022年,广西GDP总量2.63万亿元,增长率为4.33%。
夯实社会基础,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载体阵地不断巩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2022年22个地区和单位获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的核心课程,列入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融入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夯实法治安全基础,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各族群众利益得到依法保障。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守好祖国“南大门”,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据李振林介绍,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91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34个。今年,广西将继续评审命名约3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并向国家民委推荐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评审对象。51个自治区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委员会委员单位结对挂点打造6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试点开展1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市、区)创建,打造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树立一批彰显时代风貌的新典型。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