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成长是一个持续蜕变的过程,从蓬头稚子到翩翩少年,从青涩走向成熟,生命的年轮一圈圈加厚,我们的世界也愈发精彩。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今起开设毕业季专栏之“青春之光,闪耀追梦征程”,邀请国家民委直属高校部分毕业生讲述在校园的成长故事,分享对学习生活的感悟,以此激励广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勇攀科研高峰
□ 讲述人:中南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 唐文勇
如何不辜负大学的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此时我已是一名毕业生,可以自豪地说,我以奋斗之姿跑出了青春的好成绩。
依稀记得那年初秋,我怀着满腔热情走进中南民族大学。在学长们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后来,为了延续“传帮带”精神,我积极申请并获得了担任2021级班导师助理的机会,认真协助老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此外,我还参加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学业帮扶志愿活动,交流学习方法。
稳扎稳打,苦干实干,是我学习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法宝。大一时,学校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初学者构建知识网络,专业基础课设置比较宽泛。那时,我常常遇到“书上的字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的情况。为了摆脱学不懂的困境,课上,我紧跟老师的思路,将所学知识串联,尽可能厘清语句间的逻辑联系。课下,我会根据目标任务,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带着问题学习。
批注、梳理、批判、领会并消化知识……就这样,我的研究性阅读水平慢慢提升,那些模糊的概念逐渐烂熟于心。这也为我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面对一篇有难度的学术论文,我能在2小时内基本理解其内容。
志存高远,方能笃定前行。尽管以4.0的绩点为大一画上了句点,但那时我对生物学专业的认识并不深入,还停留在学习知识的层面。
在学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帮助下,我从大二便加入程钢老师的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逐渐摸到了科研的门道。导师的耐心沟通和悉心指导,让我对生物学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学术报告座谈会和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我的思维,让我在一次次拼搏中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成为一名科研人员。
个人理想只有和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再过2个月,我将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希望可以从事蛋白质折叠与人类健康的研究工作,继续探寻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
蛋白质是有“智慧”的分子机器,承担起几乎所有生命活动。这正如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保持热爱,砥砺前行,勇攀科研高峰,为生物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杨钰涵)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