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宁夏大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刘俊义 发布日期:2023-07-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宁夏,亲自擘画了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宏伟蓝图。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引领全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战略目标。2022年11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实施方案》,明确“555”总体部署(抓好“5项工作”、夯实“5个基础”、作出“5个示范”),即努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治理基础;探索在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维护民族团结和睦,构建“六共”格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建“5585”模式、推动共同体建设有形有感有效,探索创建工作评价标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指标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等方面作出“5个示范”,凝聚起各族群众同舟共济、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工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思想纳入党员干部教育体系。在今年主题教育中,开展了“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

  实施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工程。构建课堂教学、实践引领、氛围熏陶一体化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设“石榴籽”思政课程,北方民族大学发起成立“西北高校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联盟”,宣讲2000余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学生心灵深处。

  实施各族群众凝心聚魂工程。连续6年组织马克思主义“五观”百场万人大宣讲,建设线上线下主题教育馆60多个,涌现出“人民楷模”王有德、“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等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

  实施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工程。支持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加强中华民族史学研究,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宁夏卷》,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宁夏全面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不断加大对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等投入力度,培育壮大“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扎实推进乡村“五大振兴”,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永宁县闽宁镇这个昔日戈壁、杳无人烟的“干沙滩”,如今变成了绿树成荫、百姓致富的“金沙滩”。2022年底,宁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7万元,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改善,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更加美丽,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家底更加厚实,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

  宁夏主动顺应新时代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新特点,深化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推动形成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格局,各民族呈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局面。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三项计划”。连续39年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广泛开展“红石榴”志愿服务、“社区邻里节”等群众活动。全区5个地级市、20个县(区)成功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宁夏各族群众的普遍共识。

  宁夏坚持从国家治理全局出发,谋划和推动民族事务治理,坚定走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建立政策法规评估机制,全面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稳妥调整差异性优惠政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法治基础更加牢固。将民族事务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纳入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全过程,建立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打造“塞上枫桥”多元调解室、“1+X+N”多元共治等,涌现出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宝丰集团等一批模范社区、学校、企业。加强各级干部民族事务法律学习培训,加大面向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各族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