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开放与包容,是深植于浙江山水人文之中的鲜明特质。浙江创新创业活力充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万少数民族群众在这里就业、创业、学习、生活。
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是浙江承担的光荣使命。为民族地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方案,是浙江肩负的时代命题。2021年,浙江省委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全省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系统性重塑、创新性变革,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确保浙江新时代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走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米娜工作室”,入口处挂着一面锦旗,上书:“铭谢师恩情,关爱暖人心,一如天山雪,润物细无声。”这里的负责人是学院辅导员米娜瓦尔·艾力。17年前,她考入宁波大学,毕业后又留在这里,从事思政教育工作,成为民族团结的使者。“我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说。
像这样的工作室,全省还有很多。近年来,浙江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学校、企业、社区等单位设立工作室,开展教育引导、情感联络等工作。海宁“五朵金花工作室”、柯桥“阿凡提工作室”、鸡鸣山社区“莎莎工作室”等一批“石榴红”品牌工作室,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在义乌市鸡鸣山社区的樱花街上,过路的游人经常会放慢脚步,不时驻足拍照,而社区民族团结互助委员会副会长马红福却步履匆匆,无暇顾及美景。“看见‘未来社区’程序上有人求助,我这个‘老娘舅’得去看看。”他说。
马红福来自宁夏,在义乌创业安居已有20年。这些年来,他帮助了许多外来群众融入当地生活。“有人在线上发布求助信息,社区看到就会主动提供帮助。”他说。
近年来,浙江省立足基层社区治理,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未来社区”建设中,浙江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围绕就业落户、社会保障、就医就学、房屋租赁等民生需求,提供数字化便民惠民服务,帮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富得起、融得好”。
数字化不仅惠及城市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在民族乡村,“云上民族村寨”“浙里畲乡共富”等应用也为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领域实现数据资源汇集聚合、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增添新动能。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的特色优势。我们立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量大面广增速快、小聚居融入慢、服务管理任务繁重的现状,破解了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领域的重大任务、重大需求和难点、堵点、痛点,解决了基层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力量薄弱等实际问题。”浙江省民宗委主任鲍秀英表示。
推进共同走向现代化
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为全国推进共同富裕先行探路的光荣使命。浙江是经济发达地区,但同时省内也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如何确保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浙江探索”回应了“时代之问”。
2021年6月,浙江省委召开十四届九次全会,系统部署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今年以来,浙江省以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以十项“重大工程”为抓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可持续,让共同富裕的“金字招牌”更闪亮。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典型的偏远山区县。2022年,浙江省政府专门出台《支持景宁县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景宁县域空间优化、公共服务高效供给、生态产业加快发展。
曾几何时,景宁人受困于山地带来的闭塞和落后。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景宁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和绿色生态优势,实施生态农业提升、生态工业培育、生态旅游提质“三大行动”,着力打造具有景宁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绿色发展红利。
在生态农业方面,“景宁600”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已经打响,2022年农产品销售额达7.21亿元,平均溢价率30%以上。浙江培育“好畲品、好畲味、好畲居、好畲艺、好畲匠”等“好畲”系列,推进惠明茶文化园区建设,并借助“浙里畲乡共富”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数字赋能。
在生态工业方面,景宁用好“飞地经济”助推器,为共同富裕提质、增效、赋能,建成民族创业园和丽景民族工业园两大工业平台,已有500多家总部企业入园。
在生态旅游方面,景宁打造风情畲寨,推动特色旅游,串点成线打造4条旅游精品带。
家住景宁县大均乡泉坑畲族村的雷祝元,是景宁农商银行首批“生态产品抵质押贷”用户。2020年1月,大均乡对生态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当地农商银行给予其5亿元授信。雷祝元依托家乡4A级景区的独特自然风光,贷款30万元建起了“欢满居”民宿客栈,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据了解,2022年,景宁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3.24亿元,首破90亿元关口;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07元、26139元;县域竞争力排名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中位居前列。
除景宁外,浙江全省还有18个民族乡(镇)和382个民族村。浙江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省17个省级单位、18个发达县(市、区)分别与18个民族乡(镇)开展结对帮扶,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同心共富·百村结对”“十百千万”培育工程等,助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382个民族村与全省同步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摘帽,走出了一条“先富帮后富、 区域共同富”的新路子。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浙江这片土地上,散落着一个个古城古镇古村落,宛若一颗颗闪耀的明珠,串起数千年的历史长河。
义乌历史悠久,早在元朝时期就以贸易闻名于世,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地。古镇、古桥、古街,是义乌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新时代的义乌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从义乌市区出发,一路向南,便到了佛堂古镇。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而龙头是龙舟上最引人关注的构造。”端午前夕,古镇上的“彤云·石榴红家园”开展“民族节日 感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辖区内各族青少年与手工老师一起动手,经过半个小时的制作,一个生动可爱的龙头逐渐成型。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石榴红家园积极开展各类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文化清风促民族团结,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彤云·石榴红家园”负责人张莉说。
无独有偶,在鲁迅故居所在地绍兴,一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讲热火朝天地开展。
走进绍兴市云松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宣讲。“石榴红”宣讲团成员葛天博,是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他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实例给在场的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课。大家纷纷点赞:“这样的宣讲,大人孩子都爱听!”
如今,浙江已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之江同心·石榴红”工作品牌,建立石榴红家园、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等1034个,实现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学校、企业、新经济组织等全覆盖。各地积极挖掘乡土资源和特色文化,精心设计符合实际、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项目,开展知识扩展、各类宣讲、心理健康辅导、传统文化学习、文明道德宣传等互动式活动,使之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时值夏日,南湖红船模型、平湖西瓜灯、嘉善盘扣画、羌族刺绣挂件、胡杨林油画……来自四川、新疆,以及嘉兴、温州等地的青少年通过礼物介绍与互赠,打开了一扇相互了解各民族文化习俗与地域风情的大门,团结友谊之花绽放花蕾、吐露芬芳。2023年浙江省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示范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启动仪式暨红色旅游线路推介活动,先后在嘉兴、温州和金华举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围绕杭州亚运会,浙江深入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浙江省民宗委、浙江省对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开展“浙里石榴红 同心享亚运”系列活动,号召各族群众在共创同享亚运会中坚定“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潮起亚细亚,团结向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确保浙江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在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鲍秀英说。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