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到新疆,她携夫支教——申玢彦的大爱情怀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马艳超 罗程 黄杏 赵弋戈 发布日期:2023-10-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19年10月,申玢彦在鄯善一中给学生上课。 申玢彦供图

  9月22日,邵东市举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暨民族团结进步“最美身边人”故事宣讲晚会,申玢彦从南方到大漠戈壁,不畏艰苦、携夫支教的故事感动了在场观众。

  故事得从5年前说起。申玢彦是湖南邵东市第一中学的化学教师,全国优秀教研工作者、湖南省特级教师。2018年7月,湖南遴选万名援藏援疆教师,50岁的申玢彦得知消息后,十分激动,主动递交了申请书。申玢彦说:“趁着还没退休,我要到边疆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对申玢彦来说,援疆一直是她的梦想。“援疆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我愿将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积累与沉淀,献给天山脚下的学生,献给祖国的固疆安边大业!”怀揣着满腔热血,当年8月,她背起行囊,告别亲人,来到了西部边陲小城鄯善县,开始了援疆之旅。

  培训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鄯善县位于天山东部南麓的吐鲁番盆地东侧,三面环山,一面临近艾丁湖,全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形成坡度缓平的倾斜面。北部山高坡陡,南部为大漠戈壁和丘陵地带。

  刚踏入这里的时候,申玢彦看着眼前的风光满是新奇。但过了不久,时差、气候等带来的不适随之而来:新疆与湖南有2个小时的时差,她平均每天的睡眠只有三四个小时;干燥的气候让她的嘴唇开裂、全身瘙痒;腰椎、颈椎等旧病复发,让年过半百的她苦不堪言……

  再苦,也要坚持;再难,也要前行。“援疆支教是奉献,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充电。”就这样,鄯善县第一中学成了申玢彦的新家。

  初来乍到,申玢彦信心满满,谁料第一节课就碰了“钉子”。

  在这所维吾尔族学生较多的学校,语言交流的不畅,让申玢彦的教学举步维艰。她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热情与学生互动,可学生的普通话相对薄弱——听不懂自然没法回答问题。

  申玢彦没有被困难吓倒,一有时间,她就主动向同事学习。“课堂上,我将语速放慢再放慢,降低练习难度,一遍又一遍讲解。慢慢地,我和学生之间有了‘化学反应’,学生们的互动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她说。

  不久,申玢彦的化学课成了学校的“标杆”课程,她把在邵东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每周组织一次化学组教研活动。而这里也启发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她主张规范课堂语言和板书设计,带领化学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使校本课题《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在自治区成功立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申玢彦,被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授予“2018年援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申玢彦开展的师徒结对工作也卓有成效,李思琪、沙依买尔旦等一批当地教师迅速成长。2019年11月,李思琪获鄯善县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二等奖。“我要为学校培训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把我的经验倾囊相授。”申玢彦说。

  不畏艰难、携夫支教

  教学工作渐渐得心应手,可更大的困难接踵而至。2019年暑假,申玢彦回家乡休假期间,爱人刘贤忠突然被诊断为肺癌。万幸的是,病情得到控制。可申玢彦面临艰难抉择:一边是新疆的孩子们,一边是术后的爱人,“选哪个都心有不甘”。

  “申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开学时间快到了,不知情的鄯善一中师生们纷纷给申玢彦发消息,她不知该如何回答。

  刘贤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主动提出:“支教不能分心,我们一起去新疆。”申玢彦说,这是她这辈子听过最美的情话。就这样,两人相依相伴,换乘4次高铁,辗转两天到达鄯善。

  “申老师,你终于回来了!”鄯善一中的师生时刻惦记着她。看到师生们关切的眼神,刘贤忠也被感动了。

  考虑到申玢彦的实际情况,学校主动提出减轻她的教学任务,但高中化学教师人手很紧,申玢彦谢绝了。刘贤忠听说后,表扬妻子“做得对”。

  为了让申玢彦可以安心工作,刘贤忠克服身体不适、水土不服等诸多困难,白天做饭、整理房间,晚上帮着她查找教学资料、整理教具。

  看到爱人全力支持,申玢彦工作更加努力。她每天奔走于学校和宿舍之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带徒弟、组织化学组教研活动,一样都没有落下。课堂上,作为化学教研组组长的她,不仅担负着3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而且负责全校化学老师的听课、评课。课下,她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谈心、家访,常常备课到深夜……她时常勉励自己,“援疆的时间有限,我要尽力把知识留给天山下的孩子们”。

  与新疆的缘分还在继续

  2020年6月,离别的日子悄然来临。申玢彦上完最后一节化学课后,打算悄悄地收拾行囊还乡。学生哈提麦·阿卜拉拉着申玢彦的手跑到教室,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塞进她的怀里,说:“申老师,谢谢您对我们的付出。”

  另一个学生阿迪莱·热苏力,揣着一个精美的盒子跑来,“申老师,送您一个小礼物,希望您能喜欢!”申玢彦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人合影的相框,盒盖内侧贴着一张张小纸条:“老师,您是一个太阳,时刻温暖着我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一伸手,您都会立刻出现在我身边”……至今,申玢彦只要提起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师爱无疆,芬芳绵长。远在天边的鄯善,如今也成为申玢彦新的心灵归属。“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对她来说,与新疆的缘分还在继续。

  援疆支教结束后,申玢彦与鄯善一中的师生们常常联系。“我经常将一些最新的学习资料分享给他们,也常常询问他们的需求,希望能继续帮助他们。”申玢彦说,她惦记的孩子们,如今也顺利升学。她时常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将来学有所成,建设家乡。

  借势2021年成立的“红石榴·1+1·湘吐同心共建工作室”,申玢彦负责邵东一中与鄯善县吐峪沟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邵东、鄯善两地的教育联动工作纵深推进,联合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书信手拉手”交流联谊全面铺开,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悄然播下。

  “什么是大爱情怀?申玢彦老师的援疆支教,就是大爱情怀。”曾任鄯善县委副书记、湖南援疆工作队鄯善工作组组长的尹立鑫如是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