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智库产业集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机制研究”课题在京启动。来自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上海大学、铜仁学院以及中国交通集团、中国电科、中信集团、中国投资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上、线下的研讨交流。
课题牵头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指出,课题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背景、历史内涵、时代价值的考察,找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铸牢培育层面推进地区智库产业集群示范效应的影响机理和理论基础,进而开展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探索相关的机制和路径。同时,理论结合实践,深入分析当前央地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课题将组织专家及地方政府共同开展课题调研、撰写、研讨及打造产业示范基地等工作。
于今介绍,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2016年开始谋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地区智库产业集群示范”,并组织专家先后赴浙江、江西、重庆、贵州、海南、河南、福建辽宁、深圳、上海、四川等东中西部地区调研。“我们认为,智库产业集群在地方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可以有效增强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产业政策制定的‘链式思维’和系统思维,强化更具系统性、更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政策导向。打造智库产业集群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产业经济学家、课题首席专家、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聂永有表示,在全球化浪潮中,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地区的发展正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智库产业集群,尤其是“五链模型”(政策链、人才链、产业链、金融链、创新链),为这些地区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发展框架,能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同时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智库产业集群的整合与推动,民族地区不仅可以实现跨越式的经济社会发展,还能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独特贡献。”
课题组专家成员、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经营分公司党委书记王文锦表示,打造高质量智库产业集群是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发挥中交全产业链优势,加快向民族地区产业推广和布局,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创新商业合作模式,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规模化、产业链条的全面化、产业服务的精细化,帮助民族地区引进更多科技项目、科技平台、高端人才,输出高质量智库成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课题组专家成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郝政疆指出,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从满足“顶层设计”与“立足实际”双需求;发挥“学术型”专家与“应用型”人才双献智;推动“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双发力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机制路径。
据悉,“智库产业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机制研究”课题组将根据各位专家建议,确定课题开题具体时间。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