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宵节期间,人们在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站前广场表演舞龙。新华社记者 王靖摄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汉、蒙古、回等35个民族的269万群众在这里和谐共居。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规范化、社会化、一体化、多样化、品牌化、法治化”六维发力,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聚焦规范化,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过程。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严督实导、务求实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列入年度督查计划、政治监督台账、巡察专项内容,加强基层统战、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日常监督。目标明确、靶心发力,制定印发文件,明确24个市级牵头部门,广泛动员、全面指导各旗县市区积极争创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示范引领、全域联动,制定印发创建“八进”工作实施方案,精心培育打造示范典型,全市以点带线、连线成面,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带头抓、全市上下齐心干、社会各界同参与的全域联动创建模式加速形成。
聚焦社会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拓宽宣传路径、夯实宣传阵地,按照“主场活动+专项领域活动+线上宣传+线下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市县两级融媒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建设“中华民族一家亲”和“红星照耀中国”大型浮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等;创作舞台剧《国家的孩子》、歌曲《红石榴》、音乐剧《草原母亲都贵玛》等文艺作品。压实理论研究,在集宁师范学院建立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办民族古籍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立项16个相关课题;在四子王旗挂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科研点;市委统战部牵头深入各旗县市区开展“同心大讲堂”宣讲,市区两级成立宣讲团22个,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印发工作方案,举办各类培训和赛事,以比促学、以训促学,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覆盖力度。
聚焦一体化,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拓宽经济发展渠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23年1月至7月新签约项目协议投资额5189.8亿元。建设工农业产品基地,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0家,察哈尔右翼前旗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考核,卓资县被认定为国家杂粮杂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乌兰察布成为全国最大的PVDF(聚偏氟乙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薯条加工基地,铁合金装备水平全国领先;新培育国家小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新认定自治区级创新中心2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0天,2023年预计完成林草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79.6万亩。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新建续建幼儿园8所,完成市第四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加快推进各地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养老示范驿站13个,依托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做好各族群众居住生活服务管理工作。
聚焦多样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承接东中部和东北地区产业转移,2023年组织开展“京蒙百企情 乌兰察布行”京蒙协作招商引资对接会和京津冀晋蒙万人草原康养旅游项目,积极对接京津冀地区企业、商会、产业协会。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等“三项计划”,2023年打造互嵌式示范点11个,积极开展互嵌式主题活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线路、红色旅游线路10条,开展各级各类青少年交流活动71次。多措并举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开展“春风行动”“重点企业用工专场”等招聘活动,引导全国各地企业参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就业帮扶率超过80%;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市共有118家民营企业参与,与342个村建立结对关系。
聚焦品牌化,打造特色亮点工程。突出创建品牌,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标识和主题歌曲歌词、“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和优秀文艺作品”等征集活动,推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项目3个,全市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13个、主题广场4个、教育基地14个、公交专线2条、主题教育站(所)130个。打造“红石榴”矩阵品牌,举办“红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短视频暨摄影大赛,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开设“红石榴”课堂,建设“红石榴”舞蹈队、“红石榴”家园等,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成功承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增进民族团结、推动共同进步。
聚焦法治化,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加强法制宣传,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时间节点全面开展法制宣传,印发宣传单、设立宣讲台、用好网络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切实做好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工作,由各级统战部门牵头,宣传、网信、民委等相关部门参与,推动责任落实。
(乌兰察布市民委供稿)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