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望无垠的草原到美丽富饶的边疆,从碧波滚滚的南海到白雪飘飘的北国,56个民族永远是一家。”近日,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小学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队会竞赛活动中,学生们踊跃交流学习中华文化、民族团结知识的心得,表示要珍视民族团结,共同学习成长进步。
城子河小学有11个教学班,汉、满、回、朝鲜、蒙古、傈僳等各族学生200余名。近年来,学校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争创“石榴籽”校园工作品牌,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城子河小学充分发挥课堂阵地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推动进班级、进读本、进活动;充分挖掘、梳理各学科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提炼、关联各学科教材中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教育内容,夯实常态课,锤炼精品课、竞赛课,形成以思政课为主、道德与法治课及班队课为辅,综合应用其他课程资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内容体系。
为进一步延伸教育触角,城子河小学积极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从课内走向课外。构建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宣传画比赛、专题讲座、网络学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研学活动、合唱活动、外出宣传等十项活动为主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体系,举办校园雪雕艺术节、民族团结故事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依托“石榴籽”工作室,从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人文关怀等角度开展思政工作。利用“学雷锋纪念日”等重要节庆日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祭扫烈士墓、“我和国旗合影”等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引导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走进校园,校园广播、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处处都有民族团结主题内容。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校园建设,抓好项目规划、硬件建设,科学规划教室、过道、大厅、墙面等空间,建设了校园民族团结文化墙、民族团结教育浮雕墙、文化梯廊、校园文化展陈馆等育人空间,使各族师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感悟中华文化、中华精神、中华民族形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经典诵读比赛、爱国主义征文比赛、文艺展演、国旗下宣誓等活动,面向各族师生宣讲党的民族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
通过一系列举措,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城子河小学先后获得“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鸡西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石榴籽”工作室育人品牌效应不断显现,“石榴籽”校园焕发勃勃生机。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