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全程打造创建“龙江升级板”丨经验交流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李红伟 发布日期:2024-01-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黑龙江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全省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高质量发展。

  高位推动创建工作

  高度重视创建工作。黑龙江省委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会议强调,要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求实效,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省委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全域全程创建,推广牡丹江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经验,支持各地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完善创建工作体制。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为创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大庆市、黑河市运用“四个体系”工作机制,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绥化市制定“寒地黑土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建设方案,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形成创建工作新格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格局。创建工作得到各地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进行谋划部署,成为各族群众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的生动实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联合举办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编印宣传手册、知识问答和宣传海报,推动宣教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哈尔滨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活动12场。大庆市组建宣讲团开展全国宣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争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弘扬者、实践者、引领者。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全面启动黑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在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省社会主义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设立研究基地5处。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30+N”体系建设,支持各地建设教育实践基地12个。

  持续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及部门网站宣传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事迹,营造良好氛围。在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讲好各族干部群众“守卫家园,共建幸福边疆”的故事。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丰富创建载体。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如大庆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赓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色血脉,传承各民族交融奋斗的集体记忆。黑河市把加强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符合黑河实际的创建之路。

  丰富创建内容。各地不断创新,为争创示范不懈努力。如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坚持“高位+高标”“主流+创意”“网格+志愿”“文旅+产业”,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丰富创建方式。在创建工作中,各地积极探索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如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满族乡突出党建引领,以“四抓四促”为载体,将创建融入中心工作。大庆市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锚定“四全四聚焦”,全力推动示范创建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文明实践等互嵌式发展。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全域创建。在牡丹江市举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经验交流活动等,以点带面,鼓励和支持相关市、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统筹推进线上和线下创建。黑龙江省民宗委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线上验收汇报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试行)》线上培训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娃娃抓起”线上培训,在网站开设“石榴花开美龙江”专栏,推动互联网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增量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88个,为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榜样,有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