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智能计算导师团队:潜心教书育人 创新科研报国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胡俊 发布日期:2024-02-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智能计算导师团队科研骨干在进行学术研讨。 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智能计算导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荣获“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称号。

  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领域,主要关注人类语言的智能分析和处理,涉及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机器翻译等领域。33年来,团队依托语言与文化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累计培养29名博士和229名硕士。近3年,团队培养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40余篇,在国际算法算例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和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这次荣获优秀导师团队称号,不仅是对我们团队的鼓励和鞭策,更是对我们多年来潜心教书育人、创新科研报国的肯定与认可。”团队负责人马宁说。

  近年来,团队致力于将先进信息技术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紧密结合,利用大模型技术深入分析和处理丰富的文化数据,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我们着重在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推广相关技术,希望能为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作贡献。”马宁表示。

  团队扎根西北、服务国家,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完成的“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电子商务平台研究成果,解决了民族地区商贸交流中存在的语言障碍、信息服务不足和农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发布的《兰州牛肉面大数据报告1.0》,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兰州牛肉面市场的潜力和品牌影响力,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与甘肃省档案馆的合作项目,利用档案大数据分析共同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为历史档案的保存、整理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教学中,团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程体系,编写《高级计算机网络》《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教材,指导参与“挑战杯”等各类学术科技竞赛,通过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孵化器为学生实践创新搭建平台。

  “我们团队的老师总是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如一座座指引航向的灯塔,带领我们在学术的海洋遨游。”西北民族大学2022级研究生曹亚茹说。

  在社会实践中,团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田野调查,深入民族地区调研,提升学生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各民族“三交”、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计算机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姜程林还记得,去年暑假跟随团队实践团,来到临夏东乡族自治县调研的宝贵经历。

  通过与当地教师、居民交流,实践团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及其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收集了大量珍贵信息,为语言对比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材料,有利于发现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找出普通话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普通话的推广效率。

  “团队老师不仅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还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语言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能够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文学艺术创作、人机互动对话、机器翻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姜程林说。

  科研蓄力,笃行不怠。马宁表示,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团队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攻坚克难,不断书写智能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篇章。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