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坳”因何变“聚宝盆”
来源:人民日报 王子潇 发布日期:2020-09-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来到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九峰村,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在面前展开——高树叠翠,溪水蜿蜒,满目绿意葱茏;白墙黑瓦的民房,错落分布,别致而洁净。村民说,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游客特别多,农家乐、民宿几乎爆满,十分热闹。

  九峰村呈现这般美丽图景,其实是近些年的事。“九山半水半分田”,曾经的九峰村,处深山、位置偏,耕地少、产业弱,老百姓过着穷日子。虽是山好水美,却因路难走、村貌差,基本无人问津。村民说,那时家家垃圾乱扔,堆在房前屋后,一到夏天,异味扑鼻,难以忍受。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风景独特的小山村渐成“空心村”。

  2018年,九峰村被列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开始集中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并进行农房改造、植树造绿、修建公路。九峰村本就具备生态优势,如今在环境规划时立足长远,把村庄建设、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全域旅游等内容结合起来,实行统筹布局。特别是在农房改造上,坚持微整治、微投入,少拆旧房、少建新房,留住乡土风貌、留住文化气息。如此一来,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为发展乡村旅游留下了古朴自然的底蕴,村美民富的美好愿望逐渐成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经过持续环境整治,九峰村村容整洁、风光秀美,不仅引来了游客,也吸引在外游子返回家乡。正是在九峰村被列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的这一年,村民陈建林离开城市返回农村老家。离乡20余年的他,在几番考察后决定返乡创业,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好环境是创业兴业的乐土,能聚才就能聚财,造生态之美、蓄人才之水,才能更好养发展之“鱼”。像陈建林这样的创业村民越来越多,九峰村这个曾经的“穷山坳”变成了令人羡慕的“聚宝盆”。

  硬环境变好,软环境也要跟上。保障村子长远发展、村民持久受益,需要合理的项目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围绕发展实际,九峰村经济合作社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返乡创业者们成为股东,并在集体股里预留25%作为激励股,奖励支持村庄建设发展的村民。通过项目引导,村里产业类型丰富了,旅游名气变大了,也让更多返乡创业者看到致富的希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外部带动,更需要自身奋斗。只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谋发展,将蓝图一步一个脚印付诸实践,就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

  各地农村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也不能千篇一律。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地域差异和发展实际是一个重要前提。九峰村是奋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以环境整治筑底,以良好制度护航,以特色产业拉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信会有更多返乡创业者投入家乡建设的浪潮中,在家门口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