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逐梦高原 电“亮”奋斗路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达次 次旦卓嘎 发布日期:2023-07-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我在这里已经2900多天了。”余立边笑边摸了摸头,眼神无比坚定。他是第19届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一名“90后”西藏电力人。

  感恩,梦开始的地方

  “从选择工作的那一刻起,我脑海里始终有一个信念,‘人要有感恩之心’,也许有人无法理解当初我为什么来这里,但我真的热爱这片土地。”

  余立口中的土地,是他生活了12年的西藏,这名来自陕西的青年,上大学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天上西藏”有不解之缘。

  “我是个农村小伙儿,当时家里条件差,高考填报志愿时西藏农牧学院吸引了我。”余立回忆说。

  当时19岁的他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选择了免学费和住宿费、每月还有150元补贴的西藏农牧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得到了上大学的机会。

  2015年,大学毕业后余立又一次面对选择,他毅然再次选择了西藏。同年7月,余立正式成为国网西藏超高压公司拉萨换流站的一员,开启了他的西藏奋斗路。

  余立说,这片土地是他的第二故乡,它给了他很多,心里一直非常感恩。

  奋斗,追求精湛技能

  拉萨换流站,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的受端换流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环境最艰苦的换流站之一。

  “刚来时师傅常说,别看换流站只是一个小站所,它可承担着冬季枯水期整个拉萨城30%到50%的电能,这句话一直刻在我的心上。”余立握紧双手说,“那天我就知道了,自己工作的地方是个不简单的大平台。”

  不久后,余立发现换流站在技术研究和改进方面还存在不少空白,需要有人填补,填补技术空白成为了他的奋斗目标。

  “以前我一天超过10个小时宅在控保小室里研究装置、图纸等,光笔记本就有好几本。”说着他从包里掏出一本灰色的旧笔记本。

  “工作中他以不服输和‘爱较真’出名,他把全部精力用在换流站。”拉萨换流站二次班班长黄程程说。

  2018年5月,余立带领直流检修班首次自主完成直流控制保护核心设备检修,在高海拔换流站自主检修技术和管理层面实现重大突破;2020年,余立带领6名技术骨干成立调相机检修班,次年完成西藏首台调相机设备的验收、调试工作,实现西藏与全国电网联网解决缺电难题。

  “余立踏实肯干,平时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是我们的榜样。”拉萨换流站主任帅能竖起大拇指说。

  培育,精诚协作的团队

  拉萨换流站有53名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6岁,1992年出生的余立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兄长,更是师傅。

  说起团队,余立兴致勃勃地谈起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往事。“有一次站内突发大故障,导致整个直流系统闭锁,我们熬了一宿问题才暂时得到解决。回到宿舍后我一直睡不着觉,心想要彻底找出问题所在,于是我们逐一巡检站内设备隐患。”余立说,通过10天的努力,我们团队顺利完成了那次技改工作,实现了技改后零故障的佳绩。

  作为高电压等级站所,需要常年坚守岗位,每逢节假日,余立团队的队员都主动请缨参与值班,这是受余立的影响才慢慢形成的。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是立哥带着我,收获挺多。站里的人都说有立哥在很安心。”余立的徒弟、拉萨换流站二次班技术员次仁平措说。去年西藏疫情期间,身为党员的余立带头在站内坚守了120多天,不仅使站里工作井然有序,还及时保障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作为站里的一分子,能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我很荣幸,也为此感到骄傲。”余立说,“我始终认为没有英雄的个人,只有英雄的团队。”

  如果说西藏是余立梦开始的地方,那现在的他正赶往梦的中央,继续奔波忙碌、砥砺前行……

 

 

 

(编辑:韩安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