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车票房,专比读书郎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马丽娟 发布日期:2023-09-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中学不久前举行的开学典礼上,红寺堡区红川村的晁会花夫妇特地赶来送上一面锦旗,感谢学校为他们家培养了3个大学生。大红绒面的锦旗上印着“遍栽桃李羌芳华,立德树人谱新篇”几个金色大字。

  晁会花的3个孩子都毕业于红寺堡中学,如今大女儿正读研,二女儿读本科,最小的儿子今年刚考上重庆一所大学,说起来她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和喜悦:“3个娃都能上大学,真的想都没想过!”

  17年前,晁会花一家还住在六盘山深处固原市彭阳县一个小山沟里,天不亮,她的孩子就要出门,翻山越岭走20多里路去上学。

  上世纪90年代,由国家支持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带实施,曾是一片戈壁荒原的红寺堡,在黄河水滋养下变成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西海固8县区共23万移民陆续搬迁至此。

  当年,听说红寺堡的地“平平的”,一心想让孩子走出大山的晁会花一家便搬迁了。走进他们现在居住的新庄集乡红川村,房屋道路整齐划一,到村小步行只需几分钟。他们在村里开了一间小门市部,供养3个孩子一路从村、乡到县城完成了学业。

  从“苦甲天下”的大山深处搬迁至几百公里外的荒滩上重建家园,西海固人有种与命运相搏的“精气神”,这也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上。

  与红寺堡区几乎“同岁”的红寺堡中学在当地小有名气,晁会花的儿子王鹏飞对学校勤学的氛围记忆尤其深刻:“学校实施全封闭管理,规定6点40分上早自习,6点就有学生在院子里抱着书朗读了。”

  红寺堡中学副校长石金海告诉记者,全校超过99%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重要途径,“我们的目标是尽全力把他们送进大学,能多送一个是一个。”他说,近3年来,红寺堡中学高考上线率平均每年提升10个百分点。

  “年轻”的红寺堡区开发建设刚满25年,各项事业基础都较为薄弱,但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2021年起,红寺堡区将每年财政收入的28%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并通过城乡“捆绑式一体化”发展、“县管校聘”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移民群众底子薄,办好教育是让他们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措施,走出一个大学生就能改变一个家庭。”红寺堡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璐说。

  不仅如此,红寺堡区还连续多年在多个村和社区举办“崇文重教 立德树人”主题活动,用集体“升学礼”代替“升学宴”,为大学新生代表佩戴大红花、赠送行李箱、发放助学金,为学生家长颁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奖励卡,形成了浓厚的“尚学”氛围。

  红寺堡镇朝阳村马安海的孩子今年也考上了大学,参加村上举办的表彰活动时他很激动。“政府这么重视,从各方面帮扶,我很感动,这也是对娃娃的肯定和鼓励。”马安海骄傲地说,“现在我们村上不比谁家有车、有钱、有房,就比谁家出了大学生!”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