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蓝印花布”数字博物馆:用创新形式展现传统之美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马晓冉 崔诗雨 发布日期:2024-01-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蓝印花布,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以其朴实、纯真,色调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戴上VR眼镜,走进“青出于蓝——基于VR的蓝印花布”数字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蓝。3D技术搭建的花瓶、旗袍、油纸伞、手提包等有序摆放,蓝底白花典雅又不失明快,具有江南民间特色。

  这是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设计的作品。数字博物馆围绕传统蓝印花布,通过视频板块、互动板块、服饰文化板块、配饰文化板块等,让平面的图文资料转化成一幕幕生动真实的影像场景。技术浸染了文化的底蕴,变得更有温度,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也令蓝印花布文化作品“活”了起来。

  “通过现代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是我们创作的初衷。”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郗小雯至今还记得她初见蓝印花布的情景,“这种工艺以朴拙淡雅的韵味,历经千载仍散发着自然的芳香,我立刻被吸引了。”

  2022年9月,郗小雯与同在一个寝室、一个工作室的田颖一拍即合,“小颖火虫”团队由此诞生。她们将蓝印花布元素与VR结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现有图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为了呈现令人满意的作品,成员们每天早出晚归,在工作室不断调整设计方案的细节,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经过一年的思考、计算、实践与探索,数字博物馆终于成型了。

  “这种感觉太震撼了,我不用到现场,就可以获得真实的参观体验,感受到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第一批参观的学生对数学博物馆体验赞不绝口。

  2023年11月,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吸引了全国234所高校的千余名研究生报名参赛,提交有效作品1942件,经过激烈角逐,“小颖火虫”团队摘得了大赛二等奖。

  “比赛过程中,我们见识了各校研究生的优秀作品,认识到团队作品的不足与短板。这不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也收获了许多先进经验。”田颖说,作品得到肯定,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她们将带着这股能量继续努力追逐科技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用创新形式展现古老中国的文化之美,我们希望将人工智能与更多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团队指导教师何加亮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